新闻 评论 机构 信用卡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金融资讯 > 大连民生 > 本地财经 > 正文
分享到:0

推进大连夜间经济高质量发展

www.dljrw.com  2022-04-25 09:30:48    来源:大连日报    

    〚许宏伟〛

    培育夜间经济是一项系统工程,既需要政府部门的积极引导,也需要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尽管大连市夜间经济发展已具备了一定基础和优势,但从总体上还存在品牌特色不突出、管理落后、制度欠缺、配套不全等突出问题,制约了夜间经济的发展。未来可以着重从培育特色、改善业态、放松管制,提高出行效率、提升消费便利性、提聚人气等方面入手加以改善。

    培育地标性夜间经济示范街区

    当前,大连夜间经济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是“无处可去”。少数的夜间经营场所又多数零星分散于各个区域,不能形成品牌,不能发挥集聚优势。各区宜结合实际,对现有相关经营场所进行规划整合,促进其发展壮大,形成品牌和特色。夜间经济不同于白天,不可能全市全面开花,必须要形成集聚区。

    依托具有夜间消费习俗的街道里巷,建设餐饮、购物集聚型、连片的夜间经济集聚区。目前,大连市的几条主要餐饮街区都尚未形成规模和特色,分布零散,聚集人气的能力不足。可对其进行提升整合,增加公益性演出活动等,帮助聚集人气。示范街区要既能满足人们的基础消费,又能有特色、有记忆点,让人们愿意出来、愿意逗留、愿意消费。

    依托高校,建设便利服务型夜间经济集聚区。大连市高校众多且相对密集,但尚未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商业街区,这与长期规划不足、调整过频、管制过严不无关系。以黑石礁为例,早期富丽庭周边已形成初具规模的小吃街,然而几经调整变迁,现在商铺分布零落,人气不足。黑石礁周边虽然生活人口密度较高,但并未形成有吸引力的商业街区。

    依托大型广场、体育场馆、博物馆、电影院、图书馆、公园等载体,建设消费型夜间经济集聚区。一是发挥广场众多的优势。大连市广场众多,但多数广场周边便民设施很不健全,缺少商业设施。以东港音乐喷泉广场、人民广场为例,虽然是大连吸引旅游人口最多的广场,但广场周边(步行可及距离)缺少有特色且具规模的商业街区,并未将人流量转化为有效消费。二是延长公共设施营业时间。大连市内体育场馆、博物馆、图书馆、展览馆等普遍营业时间较短,与人民群众的非工作时间需求不吻合,无法与周边设施形成协同效应,不能发挥应有的带动作用。三是在每年7月1日至9月1日旅游旺季期间,在不同区域培育特色演出活动,如灯光秀、大型音乐节、脱口秀、露天电影放映等。

    提高治理水平,释放经济活力

    供给侧改革的核心是要释放活力、让市场发挥更大作用,从而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加快夜间经济发展,激发城市经济活力,亦是如此。

    改变“一刀切”式管制措施。以街边经济为例,应对其进行适当规范引导,而非禁止。夜间经济的基础即“小吃店”“小地摊”,制度宜疏不宜堵。

    增加监管灵活性。整齐划一的形式规范不符合商业经营的一般规律,在店铺外观、经营形式等方面,应多给予个体经营者以自主权,这样才能形成多元化、有特色、有竞争、有活力的经营氛围。逐步实行负面清单制度,在守住法律底线前提下,尽量将灵活性、自主权让渡给市场。

    提升监管机构服务意识。监管与制度皆应以提升社会福祉为根本目的,监管者不是管理者而是服务者,应以帮助个体经营者经营好为目的。应多措并举提升治理水平,不能因某些服务或经营活动存在安全隐患就直接“叫停”,而应千方百计帮助经营者消除安全隐患。如在人流密集区增加消防设施,旺季来临前开展消防培训;在特色餐饮街、烧烤街等夜间经济集聚区增加垃圾桶数量,增加保洁人员;在部分街区实行晚上限时封闭等。

    完善配套保障,提升营商环境

    发展夜间经济不仅仅是搞几条街区、几次活动,它是城市综合治理水平与活力的体现。

    延长公共交通运行时间,提高公共交通便利性。目前,大连公共交通运行结束时间普遍较早,即便是在旅游旺季、在人流密集的主要区域(如东港、滨海路沿线),公共交通可达性也严重不足。建议以主要夜间经济集聚区为节点,形成数条夜间出行线路,贯通各区域,形成大循环。

    增加立体化的公共停车场,将人行道让给行人。在大连自行车车道很少,出行对公共交通和步行的依赖更强,加强公共交通衔接设计和步行出行便利性显得十分重要。当前,特别是在老城区,道路两旁常年停满车辆,人行道已变成“停车场”,盲道更是形同虚设。未来,可以以遍布全城的大小广场为依托,建设覆盖全城的立体停车系统,将人行道还给行人。

    依托大连遍布全城的废弃铁路线建设独特街区网络。废弃铁路、老厂区、老码头是大连独一无二的街区元素。对其进行整体规划开发,是盘活大连存量资源、激发城市活力的独特优势。“人”是服务业发展的根本,“人流”是服务发展的动力。可以以废弃铁路改造为依托,将老厂区工业遗产、创意产业空间、火车小镇、码头等相连接,形成大连独特的城市步行网络,贯通各夜间经济集聚区,促进老城区服务业发展。

    优化斑马线、红绿灯、地下通道设置及运行。城市设计应以人为本,“排斥”行人的道路设计使城市变成了一座座孤岛,“一条道路一条河”降低了城市的集聚效应。为此,在穿行较多的路段应增加斑马线、红绿灯、地下通道等设置。尤其是大连冬天较长且多风,更应增加地下通道设置。如高新万达人流量大,但在万达广场位置并未设置地铁口,高峰时段横穿马路人数过多成为交通堵塞的重要原因。地下通道也是夜间经济集聚的主要节点,然而有的地下通道存在这样那样的故障,如和平广场周边电梯常年故障中,且灯光昏暗。

    提升治安环境。治安环境保障是夜间经济发展的基础。不断提高治安环境,才能使人们在深夜愿意走出门,敢于走出门。特别是对群众反映强烈的治安重点地区和突出问题,公安部门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部门要加大整治力度,全面净化和改善社会治安环境,做好商户和群众的“平安守夜人”。

    (作者单位:东北财经大学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

分享到: 更多
大连金融网声明:频道所载文章、数据等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评论排行
合作媒体
地址:大连市沙河口区会展路33号环球金融中心6L
邮编:116011 电话:0411-83729593 传真:0411-83729593
备案号:辽ICP备12001767号-1
版权所有:@ 2010- DLJR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连金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