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评论 机构 信用卡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金融资讯 > 大连民生 > 本地财经 > 正文
分享到:0

育才引才聚才,大连政策给力!

www.dljrw.com  2022-06-01 10:00:06    来源:大连日报    

  昨天,大连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百日节点看进展 营商环境再优化”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五场人才科技专场,请市委组织部部务委员、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任洪成,市科学技术局副局长赵宏志,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于学义,大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管委会副主任孙龙业通报相关情况。

  市委组织部:下放人才认定权限

  全市人才总量近190万人,高层次人才7000余人,育才、引才、聚才、用才取得显著成效。

  推进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

  着眼下放人才认定权限,出台实施大连市高层次人才、城市发展紧缺人才认定办法,由12个区市县(开放先导区)、13个重点用人单位和3个行业主管部门自主认定人才,赋予用人单位更大自主权。将人才认定相关政策兑现时间压缩至3—17个工作日办结。着眼完善人才分类评价机制,突出能力业绩和需求导向,修订完善高层次人才分类目录和城市发展紧缺人才开发目录。

  提升人才政策体系整体效能

  围绕推动高水平人才制度创新,集成式、系统化推进人才政策优化整合。加强系统设计,坚持产业集聚、整体规划、分类支持,出台实施并持续优化升级“5+22”人才政策,形成人才培养、引进、使用、服务“四位一体”工作体系。加强政策落地,市委人才办充分发挥牵头抓总和统筹协调作用,强化审批把关和督导检查,推动各地区各部门分兵把口、协调配合、切实履行主体责任,确保好政策发挥好作用。政策实施以来,市级财政累计投入21.43亿元,全市5万多名人才享受到各类政策待遇。

  提升人才服务保障水平

  围绕人才发展全周期全链条需求,着力在人才关心关注的子女教育、医疗、住房等方面办实事、解难事,为人才提供全方位精细化服务。在子女入学方面,统筹全市优质教育资源,解决200余名高层次人才子女入学需求。在医疗保健方面,出台高层次人才医疗保健服务工作办法,确定9家医院为定点服务机构,为尖端人才、领军人才开辟就诊绿色通道,每年组织2200余名院士专家进行高品质体检。在住房保障方面,坚持政府主导、企业运营,通过盘活闲置房源、用人单位自建等方式,市区两级提供人才公寓4100套,为人才打造温馨港湾。在“一事一议”支持人才发展方面,先后开展三批人才事项“一事一议”工作,重点解决支持重要事项55个。

  市科技局:全力支持科技型企业发展

  建立覆盖科技企业成长全周期的政策扶持体系

  市政府相继出台了《大连市支持科技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等政策文件,围绕支持企业建设研发平台、开展技术攻关、成果转化和产学研合作等,60多项具有含金量和可操作性强的政策落地兑现。2018年以来,累计向企业兑现各类创新平台建设和研发项目补助资金8.2亿元。配合税务部门积极落实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费用100%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减免等普惠性政策。

  实施创新型企业梯度引育工程

  建立完善科技、财政、税务部门协同联动,市区两级密切配合,行业协会及中介机构积极参与的高企培育机制,全面加强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工作。对新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给予专项资金扶持,累计兑现高企补助资金5.4亿元。截至2022年5月底,全市有效期高新技术企业数为3028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平台企业注册数5525家,评价入库2164家。

  优化科技创新创业载体建设

  加强科技创新创业孵化载体建设,建立完善“苗圃—孵化器(众创空间)—加速器”科技创业孵化链条,对市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备案众创空间择优给予资金支持。截至目前,全市拥有市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与备案众创空间128家。

  为科技企业提供科技金融服务

  先后向省科技厅推荐上市需求企业48家,组织开展申报再贷款贴息企业2批次36家。将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雏鹰瞪羚独角兽企业信息与市金融部门共享。配合市金融部门开展对创新型企业的摸底排查和上市需求调查,做好企业上市特别是科创板、创业板、北交所上市后备企业的培育和筛选工作。积极为企业上市开通科技服务“绿色通道”,对于拟上市企业和上市企业的科技项目立项、研发平台组建、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和更名、争取荣誉称号等事项进行特事特办。

  市人社局:着力优化近悦远来人才“软环境”

  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

  2017年底我市全面推开职称制度改革工作,全面调整职称评审权限,在制度设计层面实现了综合管理、监管服务与职称具体评审事务分开。在全省首先“一步到位”将省授权下放的34个系列(专业)评审,全部交由21家主管部门(单位)负责,充分发挥行业主管部门和领域骨干企业的专业作用。

  2022年1月调整了教育、医疗卫生事业单位招聘权限,由市人社局统一组织实施,分别调整至市教育局、市卫生健康委、大连大学、区市县统一组织实施。目前,全市已有11个区市县启动了教育事业单位招聘工作,1个区市县启动了医疗卫生事业单位招聘工作。

  我市已有12家市属单位获准自行开展职称评审,可自定标准、自主评审、自主发证;有39家企业和院校,可面向本企业职工和本院校学生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工作,可以自主选择过程考核、结果鉴定、业绩评审、技能竞赛等多种评价方式。对社会人员和不具备条件的中小微企业职工,人社部门面向社会,遴选第三方评价机构,为其提供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服务。我市已有31家职业技能等级评价机构经人社部备案,可面向社会开展98个职业(工种)的技能等级评定。

  坚持人才“引育用”全链条精准发力

  2019年以来实施了全职引进中国籍海外高层次人才激励、遴选全职引进城市发展紧缺人才薪酬补贴、吸引知名高校大学生在连创新创业、留学回国人员创新创业支持计划等多个人才项目,聚焦城市所需,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紧缺人才、海外优秀人才、高校毕业生等各类人才。2021年新增专业技术人才近5万人、高技能人才1万余人。

  构建以就业技能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和创业创新培训为重点的终身职业技能培训体系,以继续教育基地建设、高级研修班、在线学习系统为抓手,2021年培训专业技术人才1.8万余人,职业技能培训40.9万人次。建立市政府特殊津贴、本地高层次人才激励、高端高技能人才薪酬补贴、博士后科研项目资助和生活补贴、鼓励事业单位科研人员离岗创新创业等激励制度,支持专业技术人才干事创业。

  创优服务助企留才

  属地化建立重点行业企业人才服务联系点、年度人才需求调查等服务举措,及时精准掌握重大项目企业招才用工情况,指派专员建立台账跟进服务。依托市人力资源市场,建立了网站、微网站、微信、微博、抖音、短信平台“六位一体”的人力资源网络信息服务体系。市人力资源市场平均每年举办各类人才招聘会200场以上、提供岗位超过20万个次、线上线下接待求职者超过15万人次。会同10个政府部门组建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专班,制定推动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十大行动”工作方案。

  高新区:英歌石科学城打造“人才特区”

  坚持转型升级,努力打造战略新兴产业集聚区

  2020年,为推动战略新兴产业集聚,颁布实施了《关于集聚创新要素,推动“又高又新”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聚焦人才、技术创新、金融服务及发展环境,面向各类创新型企业,用20条核心政策瞄准35个着力点精准发力。截至目前,科技政策惠及企业70余家、人才政策惠及企业120余家,金融政策惠及企业30余家,兑现各项政策资金达9000余万元。

  2022年,高新区发布了《关于促进招商引资工作的指导意见》《大连高新区2022年科技企业培育实施方案》《大连高新区国有三级链条孵化场地政策》等多项科技企业培育政策,实现全链条全周期政策覆盖。下一阶段,高新区将聚焦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元宇宙、车联网、洁净能源、生命健康、文化旅游、智慧海洋、智能制造、数字贸易等九大前沿领域,掀起数字产业第二次创业。到2025年,目标是成为全国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的示范区。

  坚持引育并举,努力打造科技创新人才吸纳区

  出台了《高层次人才创业扶持“海创工程”实施办法》,采取“无偿资助+股权投资”的扶持方式,每年精选10-15个优质人才项目进行重点扶持。2022年海外学子创业周将聚焦“人才、项目、资本”,全面推动“市场化、专业化、国际化、高端化”的“两核、四化、三聚焦”的办会思路,一方面发动、筛选一批初创型项目,另一方面帮助已落地项目对接资本和市场。

  坚持创新驱动,努力打造科技自主创新核心区

  市里出台了《大连市人民政府关于英歌石科学城规划建设的实施意见》,从构建综合性科研生态体系、建立健全引智体系、形成多元化资金筹措体系等七个方面进行了科学谋划和全面部署。特别是科学城将通过持续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市级科技人才政策在英歌石科学城先行先试,打造“人才特区”;依托规划引智理事会和专家委员会绘制英歌石科学城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全球顶尖人才图谱;通过在高层次人才和城市发展紧缺人才认定、选聘等方面给予用人单位更大自主权。实现到2023年,英歌石科学城主体框架基本确立,外部快速交通和内部智慧交通骨架路网构建完成,核心科研实验室组团、配套服务组团和创新功能组团初步建成,创新发展体制机制初步建立,实现“两年见雏形”的目标。到2027年,英歌石科学城实现全面运营,打造高水平的前沿科学研究和技术研发机构群,集聚7000名以上各类科研人员,建设形成由1000个科学研究实验室构成的实验室组群,达到“五年全面运营”的奋斗目标。到2035年,要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学城。汇聚各类科研人员达到3万人,产生30项以上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技成果。

分享到: 更多
大连金融网声明:频道所载文章、数据等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评论排行
合作媒体
地址:大连市沙河口区会展路33号环球金融中心6L
邮编:116011 电话:0411-83729593 传真:0411-83729593
备案号:辽ICP备12001767号-1
版权所有:@ 2010- DLJR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连金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