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评论 机构 信用卡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金融资讯 > 评论 > 媒体热评 > 正文
分享到:

央行上缴结存利润具有组合政策效果

www.dljrw.com  2022-03-29 12:56:40    来源:和讯财经    

2022年的财政预算中,央行上缴财政结存利润超过1万亿元,主要用于留底退税和增加对地方转移支付,支持助企纾困、稳就业保民生。

央行上缴利润是中国央行的法定事项,且央行利润上缴财政并非首次,由于此次涉及多年留存利润,金额较大引发了市场关注,但其性质和使用仍符合现有规范。且央行利润上缴财政符合国际惯例,是世界主要经济体的通行做法。

2022年的财政预算中,央行上缴财政结存利润超过1万亿元,主要用于留底退税和增加对地方转移支付,支持助企纾困、稳就业保民生。

央行上缴利润是中国央行的法定事项,且央行利润上缴财政并非首次,由于此次涉及多年留存利润,金额较大引发了市场关注,但其性质和使用仍符合现有规范。且央行利润上缴财政符合国际惯例,是世界主要经济体的通行做法。

图:2004-2020年各国央行上缴给财政部或政府的金额

注:数据来自各国央行年报。

央行结存利润上缴是组合政策,发挥多重效果

央行上缴结存利润是组合政策,既是宽松的财政政策,也实现了宽松货币政策,还可作为潜在外汇政策工具影响汇率,发挥了多重政策效果。

第一,央行上缴结存利润属于积极有效的财政政策的一部分,用于扩大支出规模。对财政而言,央行上缴利润和央企上缴利润类似,属于非税财政收入,意在通过公共预算稳就业保民生。1万亿元利润上缴有效充实了中央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成为财政支出的重要“非税”来源,在不加重国民税收负担,不提高公布的财政赤字率情况下,增加了真实可用财力从而扩大了政府支出规模,实现了有效的积极财政政策。此外,央行结存利润上缴财政是预留的政策工具,将之用于稳增长急需,体现了宏观政策的跨周期调节。

第二,央行上缴利润也是扩张性货币政策的一种体现,相当于增加基础货币投放。央行获得利润,表明央行从金融体系取得的资金总体上超过向金融体系支付的资金,相当于从市场净回笼基础货币。央行将当年(结存)利润上缴财政,在央行资产负债表上体现为“其他负债”科目的减少和“政府存款”的增加,改变了这部分基础货币的支配主体(从央行转移到财政部)。当财政在现实中使用央行上缴的当年(结存)利润用于财政支付时,相当于财政存款减少,相当于向市场投放基础货币,转为企业或个人的银行存款。但值得注意的是,央行上缴利润不同于降准。

降准将产生两方面的政策效果,直接增加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可用准备金的规模(超额准备金),提高商业银行信贷创造的能力(提高货币乘数)。央行上缴利润不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从而不会改变商业银行信贷创造能力,在转移到财政部存款的时候并不增加市场上可用基础货币。上缴的利润当且仅当被财政支出时,才转移到企业或个人账上,成为市场上的货币供应。当这些货币被银行吸收转化为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时,增加的货币供应才转换为可被商业银行多倍放大的基础货币。当然,这个过程也避免过度受制于银行体系的信用扩张意愿和能力,在借助银行体系之前已有一轮实质性的资金输入和收入扩张,保证了政策的有效性。

第三,此次央行上缴的结存利润主要来源于外汇储备使用收益,会涉及到外币收入和本币使用的币种转换问题。不同的币种转换方式会对外汇市场产生不同影响,从而成为“或有”的外汇政策工具。

央行上缴利润仍须与其他宽松需求政策共同发力

央行上缴利润不是新增的宏观政策,是既有政策篮子的组成部分。这意味着央行上缴留存利润的多重政策效果已被充分评估,并与现有的财政、货币政策统筹,因而不会挤出和替代现已安排的宽松财政、货币政策操作。

事实上,央行上缴结存利润产生的财政、货币宽松并不足以应对2022年经济面临的“三重压力”。为实现5.5%左右的经济增长目标,达到“稳就业保民生防风险”,财政和货币政策还需要更主动作为。

一是央行上缴利润的政策效果存有时滞,还需要靠前发力的其他宏观需求政策相配合。央行“按月均衡上缴”,预计将持续较长时间,而且财政投放要基于项目预算等程序,也会有一定时间期限。

二是央行上缴结存利润可与其他政策形成较好互补。通过财政投放直达实体经济,能直接改善居民和企业部门的资产负债表,带来广义货币投放,与宽松货币政策形成互补。央行结存利润与1.5万亿元留抵退税及地方转移支付配合使用纳入直达机制管理,可以促进财政资金快速精准直达市县基层、直接惠企利民,顺畅了国民经济循环,能发挥“四两拨千金”的作用,更好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具体而言,财政资金首先投放到企业等实体经济中,实体企业继而将其存放到商业银行,商业银行再存到央行,进而产生高能货币效果。这种政策组合疏导了货币政策传导渠道,能缓解企业资金压力,降低融资成本,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信贷塌方”和“流动性陷阱”给货币政策带来的困境,能将宽货币和宽信用结合起来共同发力

三是宏观经济环境复杂严峻,“实效”是根本要求。面临多重相互制约因素的环境中,无论是财政政策还是货币政策,不在于具体名称和工具,而在于把握好政策的“时度效”?以达到最终的“实效”。这意味着宏观调控政策须注重“结构性”“提前发力”和“迭代互动”。

图:2004-2020年各国央行上缴给财政部或政府的金额

注:数据来自各国央行年报。

央行结存利润上缴是组合政策,发挥多重效果

央行上缴结存利润是组合政策,既是宽松的财政政策,也实现了宽松货币政策,还可作为潜在外汇政策工具影响汇率,发挥了多重政策效果。

第一,央行上缴结存利润属于积极有效的财政政策的一部分,用于扩大支出规模。对财政而言,央行上缴利润和央企上缴利润类似,属于非税财政收入,意在通过公共预算稳就业保民生。1万亿元利润上缴有效充实了中央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成为财政支出的重要“非税”来源,在不加重国民税收负担,不提高公布的财政赤字率情况下,增加了真实可用财力从而扩大了政府支出规模,实现了有效的积极财政政策。此外,央行结存利润上缴财政是预留的政策工具,将之用于稳增长急需,体现了宏观政策的跨周期调节。

第二,央行上缴利润也是扩张性货币政策的一种体现,相当于增加基础货币投放。央行获得利润,表明央行从金融体系取得的资金总体上超过向金融体系支付的资金,相当于从市场净回笼基础货币。央行将当年(结存)利润上缴财政,在央行资产负债表上体现为“其他负债”科目的减少和“政府存款”的增加,改变了这部分基础货币的支配主体(从央行转移到财政部)。当财政在现实中使用央行上缴的当年(结存)利润用于财政支付时,相当于财政存款减少,相当于向市场投放基础货币,转为企业或个人的银行存款。但值得注意的是,央行上缴利润不同于降准。

降准将产生两方面的政策效果,直接增加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可用准备金的规模(超额准备金),提高商业银行信贷创造的能力(提高货币乘数)。央行上缴利润不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从而不会改变商业银行信贷创造能力,在转移到财政部存款的时候并不增加市场上可用基础货币。上缴的利润当且仅当被财政支出时,才转移到企业或个人账上,成为市场上的货币供应。当这些货币被银行吸收转化为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时,增加的货币供应才转换为可被商业银行多倍放大的基础货币。当然,这个过程也避免过度受制于银行体系的信用扩张意愿和能力,在借助银行体系之前已有一轮实质性的资金输入和收入扩张,保证了政策的有效性。

第三,此次央行上缴的结存利润主要来源于外汇储备使用收益,会涉及到外币收入和本币使用的币种转换问题。不同的币种转换方式会对外汇市场产生不同影响,从而成为“或有”的外汇政策工具。

央行上缴利润仍须与其他宽松需求政策共同发力

央行上缴利润不是新增的宏观政策,是既有政策篮子的组成部分。这意味着央行上缴留存利润的多重政策效果已被充分评估,并与现有的财政、货币政策统筹,因而不会挤出和替代现已安排的宽松财政、货币政策操作。

事实上,央行上缴结存利润产生的财政、货币宽松并不足以应对2022年经济面临的“三重压力”。为实现5.5%左右的经济增长目标,达到“稳就业保民生防风险”,财政和货币政策还需要更主动作为。

一是央行上缴利润的政策效果存有时滞,还需要靠前发力的其他宏观需求政策相配合。央行“按月均衡上缴”,预计将持续较长时间,而且财政投放要基于项目预算等程序,也会有一定时间期限。

二是央行上缴结存利润可与其他政策形成较好互补。通过财政投放直达实体经济,能直接改善居民和企业部门的资产负债表,带来广义货币投放,与宽松货币政策形成互补。央行结存利润与1.5万亿元留抵退税及地方转移支付配合使用纳入直达机制管理,可以促进财政资金快速精准直达市县基层、直接惠企利民,顺畅了国民经济循环,能发挥“四两拨千金”的作用,更好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具体而言,财政资金首先投放到企业等实体经济中,实体企业继而将其存放到商业银行,商业银行再存到央行,进而产生高能货币效果。这种政策组合疏导了货币政策传导渠道,能缓解企业资金压力,降低融资成本,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信贷塌方”和“流动性陷阱”给货币政策带来的困境,能将宽货币和宽信用结合起来共同发力

三是宏观经济环境复杂严峻,“实效”是根本要求。面临多重相互制约因素的环境中,无论是财政政策还是货币政策,不在于具体名称和工具,而在于把握好政策的“时度效”?以达到最终的“实效”。这意味着宏观调控政策须注重“结构性”“提前发力”和“迭代互动”。

分享到:
大连金融网声明:频道所载文章、数据等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评论排行
合作媒体
地址:大连市沙河口区会展路33号环球金融中心6L
邮编:116011 电话:0411-83729593 传真:0411-83729593
备案号:辽ICP备12001767号-1
版权所有:@ 2010- DLJR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连金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