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评论 机构 信用卡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金融资讯 > 评论 > 媒体热评 > 正文
分享到:

老龄健康产业发展需各方有效协调衔接

www.dljrw.com  2020-09-08 12:30:46    来源:和讯财经    

北京商报讯(记者 肖玮)作为服贸会康养板块的重头戏,2020全国智慧康养大会(以下简称“大会”)于9月7日举办。北京市卫健委党委书记、主任雷海潮在致辞中表示,大会是各方深度研讨老年康养领域热点话题、最新趋势的重要平台,有益于康养事业和产业的发展,“同时,我们也意识到,由于老年人的需求多种多样,要想提供有效供给,就需要各相关方有效的衔接和协调”。

众所周知,北京、全国乃至全球均已进入老龄社会。以北京为例,老龄人口在常住人口中占比已超过17%,在户籍人口中的比例则超过了26%。且老年人这一庞大的群体,在健康、旅游、学习、娱乐、健身等各方面都有需求,这就需要老龄健康企业更有针对性地推出多元化服务和产品。

对此,雷海潮指出,老年群体是一个大有可为的群体,随着国内生活水平、医疗条件越来越好,对于大多数人来说,70岁以前的退休老人,在经验、体力、活力等方面都保持着良好的状态。“我们可以把60-70岁年龄层的人称为‘小老年’,这是一个还可以为社会、为公众做出更多贡献的年龄阶段,如何服务好这部分银发人群,是一个值得思考的话题。”

雷海潮进一步称,“其实,如果我们能够通过更细致的服务和创新的产品,把老年人更多、更久地留在社会、集体、社区中,不仅有助于帮助他们保持活力,还能够让他们发挥余热,把自己的智慧和经验分享给更多人”。

另据介绍,服贸会康养领域颇受关注,仅9月6日在公共卫生防疫板块中,签约额就超过10亿美元,“而康养大会则通过群策群智,对行业发展建言献策。相信在各方合力助推下,未来智慧康养事业、产业将继续快速前行”。

北京商报记者 蒋梦惟 杨卉

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党俊武:

老龄健康需求与供给仍存错配现象

当前健康经济产业面临的问题主要是老龄社会的健康需求与年轻社会建构起来的健康供给之间的错配。老龄社会的健康需求不断变化,但供给侧未能跟上这一变化。应加快培育老龄健康人才特别是关键健康医疗人才;全产业实施老龄健康战略;加强健康金融、医疗保险、长期照护保险制度改革和建设。应加快健康制造业发展,如初级健康产品、保健品、药品、医疗器械、高值耗材、智慧养生医疗服务等,着力进行创新模式,包括艺术治疗、体育治疗、混业经营、场景建设、线上线下老年健康经济等。

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会长刘维林:

未来医养结合将从机构向社区居家拓展

健康是保障老年人独立自主和参与社会的基础,推进医养结合是实现健康老龄化和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长久之计。医养结合有效整合现有医疗和养老资源,提供健康教育、生活照护、医疗保健康复、体育锻炼、文化娱乐等服务。

以“行动自由度”来看,不同阶段的老年群体对“医”和“养”的需求不同,随着身体状况变化,老年人群对医护的需求是不同的,是多样化、持续性的医养服务体系。未来,我国的医养结合将从机构向社区居家拓展,从单环节向全链条渗透。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首席研究员黄石松:

老年人旅居现新需求

疫情防控常态化对健康养老服务带来深刻而长远的影响,催生和加速了远程医疗、照护、监测等产品、技术的应用。新业态的变化改变了未来老年人的旅居方式。老龄产业未来的发展趋势或将向强化老年人的健康自我管理、社会参与,强化家庭成员(特别是义务赡养人)的义务,强化院内、院外的双重管理和沟通协调,强化机构、社区、居家养老的融合发展,强化医养、康养的协调发展,强化智慧技术的康复辅具、机器人等的应用,强化基层社会治理、联防联控等方向发展。

北京商报社社长兼总编辑彭宇:

老年健康需求成当今社会新“刚需”

老年人的健康需求是现在社会发展的刚需。一是老年人健康水平代表社会文明水平,是一个国家发展水平的象征,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呈现。二是根据国家卫健委预测,我国内地60周岁及以上人口在2025年将增加到3亿人,2033年突破4亿人,2050年前后达到4.87亿人这一峰值,届时将占全国人口的1/3。当全国1/3人口进入老龄阶段,相应的康养服务需求也必然激增。三是我国进入以内循环为主、双循环相互配合的发展格局时,老年群体需求不可忽视。

分享到:
大连金融网声明:频道所载文章、数据等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评论排行
合作媒体
地址:大连市沙河口区会展路33号环球金融中心6L
邮编:116011 电话:0411-83729593 传真:0411-83729593
备案号:辽ICP备12001767号-1
版权所有:@ 2010- DLJR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连金融网